品质管理原则要纲一、 品质的意义。“品质”并非指“最好”的品质,而是指“消费者所满意的品质”。因为品质是由技术水准、管理水准及成本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顾客在购置产品时,除了考虑品质水准外,也考虑购价。因此,品质的水准也将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有所变化。二、 品质管理的意义。品质管理,狭义地说,是在于确保产品能在合理的制造成本下达到预期的品质水准,所包括的范围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对原料制程与成品的检验与管理直到售后的品质保证——其中也包括品质的统计与报告,以及在产品销售前后对于品质不良情况资料的收集与反应。品质管理从广义来说,则是管理部门以全员品管及全员品管的精神,协调与督导各有关单位,通过整体管理方案的实施,达到上述品质的要求。三、 品质管理的效益。1、 降低成本 品质管理良好既可以减少不良率、退货率及报废率等,也可以增加产量、降低成本。2、加强竞争力 品质良好可靠,顾客乐于采购,销售持续成长,终可自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2、 发扬企业声誉 成本低廉、品质良好、物美价廉,再加上适当的行销,必可使企业声誉如日中天。四、 品质管理部门的组织。 为了有效地达到品质管理的目的,品管部门在组织上可区分为进料检验、制程检验与成品检验(品质保证)三个单位,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进料检验1、对于进料的品质,施以最经济有效的抽样检验,以维持物料的品质水准。2、建立各供应厂商的资料,反映供应的品质与可靠性,供技术部与物料部参考。3、逐件或定期将厂商供应物料的不良情况反映给供应厂商,要求及时改正。(二)制程检验1、以经济而有效的管理办法,发现在制品品质及可靠性不合规格之处,及早改正制造中所产生的缺点。2、指导与确定各项生产机器或方法符合品管的要求。3、定期或不定期总结制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运用统计方法协助生产与技术部门找出问题之所在,以期尽快改进。(三)成品检验(品质保证)1、以最经济、最切实有效的抽验方法,对成品加以检验,并确定抽查结果,保证产品品质与可靠性。2、对于检验所得的不良情况应予以迅速反馈,使改正行动得以立即实施。3、对于客户的不满意或退货报告,立即找找出品质缺点的原因,通知有关单位及时改正。五、 企业品管做法上的的偏差。1、 目的上的偏差。常以不被客户退货为目的,而非以不断改善及提高品质水准为目的。2、 制度上的偏差。 实施品管时,往往将欧、美、日等地的制度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并未融合我国的国情及企业性质。 3、 执行上的偏差。 常以为检验及管理图就是品管,仅通过检验发现缺点并表现于管理图上,而没有做好预防及反馈工作,彻底改善品质。4、 准备上的偏差。 常空喊品质管理,实际上却缺少工作标准、检验标准、检验设备与技术人员。5、 观念上的偏差。 常有下列错误观念:(1)以为品管是善后处理工作。(2)以为品管效果可以立即反映出来。(3)以为实行品管会加大制造成本。(4)以为实行品管会使组织系统因互相争执而混乱。(5)以为品管工作非常简单,仅是检验而已。
猜您喜欢
推荐帖子 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3 04:03
推荐内容
开源项目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
热门器件
用户搜过
随便看看
热门下载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