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关键词: 电路基础ADC数字信号处理封装库PLC

pdf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路由器

  • 1星
  • 2021-04-29
  • 1.02MB
  • 需要1积分
  • 1次下载
标签: 物联网

物联网

日益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等要求可再生清洁能源应该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承担主要能源供给任务.能源传输技术、存储技术、信息通信以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有效利用分布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类似于信息互联网式的能源互联网愿景,本文探讨了以能源路由器为核心交换装置的能源互联网实现模型,从能源路由器的实现目标,已有支撑技术和实现部署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说明了该领域亟需突破的研究方向.

中½科学
:
信息科学
2014
年 第
44
6
: 714–727
www.scichina.com
info.scichina.com
可再生½源互联½专题
·
论文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½源互联½与½源路由器
曹军威
xz
,
孟坤
y
,
王继业
{
,
杨明博
x
,
陈震
xz
,
李文焯
y
,
林闯
yz
x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0084
y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
100084
z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½家实验室, 北京
100084
{
½家电½公司信息通信部, 北京
100031
*
通信½者.
E-mail: mengkurt@tsinghua.edu.cn
收稿日期:
2014–01–01;
接受日期:
2014–03–10
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批准号: 2010CB328105, 2013CB228206)、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61020106002, 61071065,
61233016, 11171368)、
中½博士后科学基金
(批准号: 2013M540952)、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
(批准号: 20121087999)
和½家电½科技
资助项目
摘要
日益紧张的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等要求可再生清洁½源应该在未来½源½系中承担主
要½源供给任务
.
½源传输技术、存储技术、信息通信以及高性½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有效利用分布
式、间歇性可再生½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
针对类似于信息互联½式的½源互联½愿景
,
本文探讨了
以½源路由器为核心交换装½的½源互联½实现模型
,
从½源路由器的实现目标
,
已有支撑技术和
实现部½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涉及的关键技术
,
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说明了该领域亟需突破的研究方
.
关键词
½源互联½ ½源路由器 可再生½源 分布式½源 微½
1
引言
目前
,
飞速发展的可再生½源技术正逐步缓解人类对化石½源的依赖
,
欧盟
,
美½和中½相继分
别提出到
2050
年实现可再生½源在½源供给中占
100%, 80%
60%∼70%
的目标
. Internet
融合多
种通信模式
,
为丰富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极大便捷
,
正悄然改变人们沟通和信息交流方式
,
颠覆越来越
多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
,
为构建未来½源系统提供了借鉴和信息支撑
[1]
.
信息与新½源技术为构建智
½½源系统提供了必要技术储备
,
它们的融合有望½成以
½源互联½
”(energy internet)
½式供给和
消费½源
,
支撑
第三次工业革½
[2]
.
½源互联½可以被认为是未来½源基础平台
,
分布式½源、生
消费一½的½源主½将成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
满足它们的接入和定制化需求面临诸多挑战
,
如间
歇式½源的调节与接入、生产和存储的合理调配、定制化需求的响应等
.
因此
,
½源互联½发展亟待
解决架构、
构建方法及相关通信和控制协议设计开发等难题
.
½前
,
电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二次½源
,
电½已实现电½的远距离配送
,
并具备了相½规模
.
随着
越来越多电动设备的成熟
,
电½将成为未来人们直接½用的主要½源½式
,
电力½络将是未来½源互
引用格式
:
曹军威
,
孟坤
,
王继业
,
.
½源互联½与½源路由器
.
中½科学
:
信息科学
, 2014, 44: 714–727, doi: 10.1360/N112014-
00001
中½科学
:
信息科学 第
44
卷 第
6
联½的主要½½½
.
然而
,
½前电½运营还保持二元结构特点
,
生产、配送与消费相互割裂
,
个性化消费
需求和分布式½源供给还不½被很½地支持
;
生产、配送过分依赖预测
,
缺乏高效的通信通道实现信
息共享
,
½源利用率处于较½层次
.
此外
,
太阳½、
风½、
½汐½及生物质½等可再生½源½具有较大
的利用½力
,
½是
,
环境因素和生产效率½得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成为了它们的共同特点
,
对它们的高
效利用存在诸多挑战
[3]
.
:
太阳½受到光线强度和光照时间的½响
,
风力和½汐发电受地域和自身
特性的½响
,
所生产的电½在质量和数量上½难以达到现有电½的要求
.
因此
,
以现有电½为基础
,
可再生½源生产和存储进行恰½调度是实现½源互联½的基本要求
,
研发支持便捷双向½源流和信息
流融合的技术和设备是构建½源互联½的关键
.
按照½源互联½的愿景
[4]
,
通信系统承担信息采集
,
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业务
,
信息及时采集、
化处理和有用信息及时准确到达是其必须具备的½力
1),2)
.
然而
,
一方面
,
现有
Internet
采用链路共
享和接收½发的基本运行原则
,
数据拥塞等严重½响信息处理效率
,
时效性和兼容性等要求½得直接
利用
Internet
支撑½源互联½的调度和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
另一方面
,
我½现有电½通信½络主要采
用预留专门通道方式保证关键业务的信息需求
,
存在巨大的资源浪费
.
因此
,
综合利用
Internet
和电
½通信系统设½
,
构建具有带½保障
,
海量计算和灵敏反应½力的信息架构是½源互联½的基本要求
.
针对½源互联½在½源接入、
½源控制和½源传输等面临的挑战
,
借鉴
Internet
中交换设备的设
计理念
,
设计½够实现½源½络互联、
调度和控制的
½源路由器
”(energy router)
是构建½源互联½
的一种直观可行的方案
[5]
,
½详细的实现方法仍亟需探讨
.
本文将在分析½源互联½需求的基础上
,
针对½源路由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
说明基于½源路由器构建½源
互联½的优势
,
并深入探讨½源路由器功½和实现方法
.
2
Internet
发展的启示
Internet
已经超越了技术范畴
,
成为了一种具有超强融合½力的生态环境
,
正以巨大的力量逐步颠
覆多个传统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
½源互联½旨在实现可再生½源高效利用
,
满足日益增长的½源
需求和减少½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
,
分布式½源供应和共享是其主要特征
,
调动各½源单元
的主观½动
,
½成具有自我服务
,
自我维护和自我更新的生态环境是它的目标
.
该部分将分析
Internet
的发展经验
,
说明½源互联½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应采纳的方法
.
Internet
的成功经验
(1)
开放对等理念提供巨大的
横向力量
2.1
旨在摆脱电话½络对中心交换局的依赖
,
开放对等理念在
Internet
建立之初即被认为是其生存和
发展的根本
. IP
技术简化了½络接入设备结构
,
降½了设备制造成本
,
½得
Internet
快速扩张
; Web
技术进一步便利了人们½用
Internet,
促½越来越多的传统业务向
Internet
½移
. Internet
几乎成为了
与人类社会同构的虚拟社会
,
开放
,
对等的½络环境更有利于用户间或产业间的信息共享
,
促进了产业
融合和创新活动的开展
,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
, Internet
将颠覆更多的传统产业经营模式
.
(2)
自媒½、
自通信丰富½络服务内容
1) http: // www.vde.com /en/dke /std /KoEn /Documents /DKE Normungsroadmap ENG-20%20-%20gV.pdf.
2) http://www.zhinengdianwang.cn/fenxi/show.php?itemid=1405.
715
曹军威等: ½源互联½与½源路由器
马太效应
Internet
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½用
,
丰富的服务内容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
Internet,
用户参与进一步丰富½络内容
,
½得
Internet
进入了良性发展½道
.
直观地
, Web2.0,
即时通
信及移动互联½技术支持了自媒½和自通信业务的开展
,
其中
,
微博和社交½络给予用户自发丰富½
络内容的机会
;
即时通信½件拓展了人们的通信手段
,
降½了通信成本
;
移动互联½更是加速了信息
创造和更新的速度
.
(3)
服务细致化分工保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Google, YouTube, Flickr
等专门½络服务提供商的成功表明
:
细致化分工½企业更专注于研发提
高服务质量的技术
,
Internet
发展提供了技术积累
.
例如
, Google
针对搜索业务提出的
MapReduce,
BigTable, GFS
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互联½思考
.
此外
,
细致化分工为更精准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奠定了
基础
,
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用户的需求变化
,
以用户½验质量
(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
[6]
为核心的技
术研发更具针对性和持续性
.
(4)
开源平台提供持续更新动力
开源提高了技术到产业化的½化效率
,
促进了技术创新
,
Internet
持续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
½
, Internet
是知识和技术共享的平台
,
其中包括
Internet
的相关资源
,
如涉及操½系统的
Linux
开源
平台
,
涉及云计算的
Hadoop
平台
,
涉及½络协议的½件定义½络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
开源平台等
,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下½½源代码搭建自己所需的应用
.
此外
,
即时通信和社交½络为技术
交流提供了渠道
,
为群智
(crowdsourcing)
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
.
2.2
½源互联½可行发展模式
Internet
通过采用开放对等理念
,
在创新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
,
½
Inter-
net
成为了支撑½前社会发展的基础设½
;
½源互联½旨在实现½源的高效传输、
分享与利用
,
为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½源基础架构
,
因此
, Internet
的发展模式对½源互联½的发展具有良½的借鉴
½用
. IP
技术曾经是推动
Internet
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
½是随着½络服务内容的日益丰富
,
基于
IP
机制的
Internet
通信效率越来越难以支撑人们对½络的需求
,
关于构建非
(
)IP
的下一代互联½的
呼声越来越高
[7,8]
,
鉴于此
,
关于½源互联½的发展模式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
革½式和演进式
.
所谓革½式
,
强调较少地考虑现有½源½络的束缚
,
从未来½源需求的特征出发
,
探讨合适的通
信、½源和控制技术
,
给出基于可再生½源的½源供应½系
. Rifkin
认为第三次工业革½可½率先在
发展中½家发生正是基于该种观点
[2]
,
认为只要建立起以可再生½源为供应主½、
以建筑物为½源共
生产和存储主½、
以电力½络为共享平台、
以即插即用的电力交通工具为运输方式的½源系统即可成
为½源互联½
,
为½源互联½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
½与½前½源½系的脱离势必导
致该种模式动力不足
.
相对地
,
演进式发展½源互联½强调对现有½源系统的向前兼容
,
在不½响现有½源供应的基础
,
探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½源供应逐步½向以可再生½源为主
,
保证½源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
.
½电½可以认为是这种观点的直接产物
,
首先通过探讨基于高效通信手段的½源供销平衡控制提高½
源的利用率
;
智½电½
2.0
阶段
[4,9,10]
则更多强调可再生½源的接入
,
强调½源生产方与消费方的交
,
其发展½迹强调对现有基础设½的利用
,
收益分配模式等经济因素将制约该种发展模式的效率
.
鉴于上述分析
,
我们认为½源互联½的发展应采取两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一方面
,
鼓励开展相
关关键技术的先导性研究
,
探讨综合一½化的解决方案
,
在传统½源供应相对不足的地区开展小范围
可再生½源接入、
需求
的示范工程
;
另一方面
,
结合实际情况
,
开展基于现有½源基础设½½源调控、
716
中½科学
:
信息科学 第
44
卷 第
6
信息采集与分析、
½源供需双向通信等方面的研究
,
积累½源互联½的建设经验
.
3
信息
½源融合的½源互联½架构
½源互联½的建设势必为我们提供一个坚实的½源支撑½系
,
信息利用是智½化的保证
,
在信息
技术的支撑下实现½源系统整合和智½化改造是主要发展道路
,
½采用½种架构、
技术来实½还存在
诸多争论
.
该部分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
探讨性地给出了基于½源路由器的信息
½源融合½源
互联½架构
,
设想通过设计开发½源路由器实现½源互联½的构建
,
并在剩½的部分中重点针对½源
路由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
(1)
智½控制为中心的
FREEDM
系统
针对可再生½源的日益普及
, FREEDM
系统的理念是在电力电子、高速数字通信和分布控制技
术的支撑下
,
建立具有智慧功½的革½性电½构架吸纳大量分布式½源
.
通过综合控制½源的生产、
传输和消费各环节
,
实现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可再生½源的兼容
. FREEDM
是多技术融合的产物
,
态变压器为实现与信息½络融合奠定了基础
,
市场经济模型考虑加快了市场化步伐
.
其中
,
固态变压
器实现
four-quadron
功率流控制
,
½得分布电站变得即插即用
,
并同时保证电½中用户储½及负½½的
增加不会相互½响
;
系统设计激励策略确保绿色½源的最大化利用
,
大幅提升整个系统的½源利用率
.
(2)
智½电池为基础的
Stem
½量存储系统
Stem
开发的
STEM
½量存储系统将电½和½量预测½件结合起来
,
½件可随½源价格变化进行
实时反应
,
½楼宇建筑½够最经济的½用电½
. Stem
½量存储系统为间歇式可再生½源的并½提供了
可行的探讨
. Stem
智½电池相½于½源互联½中的½量
缓存
”(cache),
它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½
源互联½的½源交换½力
,
½整个½源½络的总的½源储量和储量变化阈值得到大幅提升
,
为½源互
联½实现智½调度、
½源双向对等整合奠定了基础
,
预示着以大数据为特征的½源互联½将开启节½
新时代
.
(3)
智½电力电子技术驱动的日本数字电½
日本数字电½完全建立在信息互联½之上
,
用互联½技术为其提供信息支撑
,
通过逐步重组½家
电力系统
,
逐渐把同步电½细分成异步自主、
½相互连接的子电½
,
给发电机、
电源½换器、
风力发电
场、存储系统、屋顶太阳½电池以及其他电½基础结构等分配
IP
地址
.
电力路由器与现有电½及½
源局域½相连
,
可以根据相½于互联½地址的
“IP
地址
识别电源及基地
,
旨在通过电力路由器完成
½源分配
,
架构参见文献
[11].
此外
, VPEC
公司考虑到日本电流频率存在地区差异的现状
,
开发了通过挖掘电流蕴含的信息
,
计了不依赖专门信息½络支持的数字电力供给系统
“ECO
½络
”.
电力路由器通过邻近电力路由器发
来的频率信息来判断邻近发电站所具备的电½½量
,
电力路由器½够根据蓄电池剩½电量改变输出电
力的频率
,
½成站所间自治流通机制
. ECO
中信息来源于电力特性
,
减少了对信息基础设½的依赖
,
构较为简洁
,
为构建½量级½源互联½提供了借鉴
.
上述新½源½络方案表明
:
½源互联½必然要具有对½量流控制和信息流融合的½力
,
利用信息
通道及时反馈½量流状态
,
根据信息流反馈及时调整对½量流的控制
,
实现信息
½源一½化是½源
互联½的发展趋势
.
3.1
信息
½源基础设½一½化趋势
实现½量流与信息流的融合
,
有效实现信息实时采集和控制策略实时部½是½源互联½的基本要
717
曹军威等: ½源互联½与½源路由器
.
综合计算、½络分配和物理基础设½相融合
,
信息
½源一½化解决方案得到了多个½家的高度
关注
,
出现了许多探索性研究成果
.
(1)
美½
NSF
Cyber-infrastructure
Cyber-infrastructure
核心在于提供½够融合各种信息技术的框架
,
提供具有先进数据处理
,
数据
存储
,
数据管理
,
数据整合
,
数据挖掘及数据可视化及信息计算½力的研究环境
.
该架构旨在有效连接
实验室、数据、计算机和人等信息因素
,
以期支撑信息技术更有效发展
.
一般地
, Cyber-infrastructure
采用分层架构
3)
,
介质层包括计算、存储和数据通信
3
个类别
,
提供实际运行环境
;
传输层提供组½、
操½系统及中间固件功½
,
为服务层提供各种接口和驱动
;
服务层综合上述资源
,
提供观察测量装配、
虚拟接口设½及协½等服务
,
接受高性½计算、数据信息处理和知识管理服务请求
;
应用层立足于服
务层
,
提供局域信息、
服务入口和定制应用等服务
.
该框架是旨在构建信息融合平台
,
为构建智慧½源
平台提供了借鉴
.
(2)
信息物理系统
(cyber physical systems, CPS)
CPS
是集成计算
,
通信和控制技术
,
通过实时监测
,
协同配合
,
智½化物理工程应用的综合系统
,
是物理过程和计算过程深度结合的产物
4)
. CPS
通过把计算和控制功½以½络为½带嵌入到物理世
,
实现智½优化
,
赋予物理设备计算
,
½络通信
,
精确控制
,
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几大功½
,
具有自适应
,
自主性
,
高效性
,
功½性
,
可靠性
,
安全性等特点
.
从信息½源融合½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
, CPS
是一种可行的½源互联½架构
[12∼16]
.
(3)
伯克利框架
以信息为中心的½源基础设½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针对智½电½的信息保障
,
提出
以信息为中心的智慧½源½络
(
见文献
[17]),
以期通过智½通信协议与电½传输相结合
,
实现分布式控制和及时响应
.
该架构等价
于在配电系统上覆盖了信息控制½络
,
信息½络是该系统的神经中枢
.
按照区域
,
½源½络被分为½源
子½
,
各子½通过
智½电源开关
(IPS)”
实现互联
.
针对实现方法
,
研究团队给出可扩展½源½络模
-LoCal,
开发多种½源信息接口和传输协议
,
旨在实现发电
,
储½和用电等模块的协同智½
.
该方面
的研究成果为构建½源互联½组½和实现信息
,
½源融合提供了借鉴
.
3.2
基于½源路由器的½源互联½架构
½源互联½旨在提供便捷的½源接入和消费平台
,
构建½源传输½络和设计优化调度方案是亟待
解决的问题
.
电½以其在½源传输效率方面无法比拟的优势
,
在½前的½源½系中占据重要½½
,
且已
经½成了初具规模的电力传输½络
.
因此
,
无论从经济角度
,
还是从技术实现角度
,
充分利用现有的电
½基础设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
借鉴上述成果
,
我们认为以
大电½
为½源传输骨干通道
,
通过设计
恰½的½源
信息一½化交换设备
,
采用递增式的方式构建½源是可行方法
.
基于此
,
我们得到如下
的½源互联½架构
,
见图
1.
该架构拟采用互联½理念构建的信息½源融合
广域½
”,
它以大电½为
主干½
”;
以分布式½源
及微½等单元为
局域½
”;
以½源路由器为智½控制单元
,
采用开放对等的信息½源一½化框架实现
½源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½用
.
该架构只需对现有½源配送½络进行裂解
,
通过部½½源路由
器实现分布式的½量流管控
.
由于我½现有电力½络耦合性强
[18]
,
稳定控制是其首要考虑的问题
, “
如½在保证稳定的情况下
3) Cyberinfrastructu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Cyberinfrastructure.
4) cyber-physical systems. http://en.wikipedia.org/wiki/Cyber-physical system.
718
展开预览

猜您喜欢

评论

登录/注册

意见反馈

求资源

回顶部

推荐内容

热门活动

热门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